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工资、薪金所得筹划(上)

来源: 编辑:2004/06/11 11:26:45 字体:
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最低税率为5%、最高税率为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当你取得的收入达到某一档次时,就要支付与该档次税率相适应的税额。但是,工薪税是根据你的月实际收入水平来渐进课税,这就为税务筹划创造了条件。

(一)工资、薪金福利化筹划

取得高薪是提高一个人消费水平的主要手段,但因为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累进的,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金带给纳税人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步减少,所以,把纳税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福利,照样可以增加其消费满足,却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1.企业提供住所,是个人工薪税节税的有效方法。即你的住房是由你服务的企业免费提供或收取部分租金提供的。由广个人所得税是就你的收入总额划分档次课税,对你的支出只确定一个固定的扣除额,这样收入越高支付的税金越多,故企业将住房费直接支付给你将会造成你较多的税收负担。如果企业为你租用房子采取企业支付或支付个人现金,也会造成你的税收负担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因此,你在受聘时,应与雇主协商,由雇主支付你在工作期间的寓所租金,而薪金则在原有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这样,雇主的负担不变,你则可因此而降低了个人所得税中工薪应负担的税收。

例如,某公司会计师钱先生每月从公司获取工资、薪金所得5000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每月付房租2000元,除去房租,钱先生可用的收入为3000元。这时,钱先生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5000-800)×15%-125=505(元)

如果公司为钱先生提供免费住房,每月工资下调为3000元,则钱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3000-800)×15%-125=205(元)

做如此筹划后,钱先生可节省所得税300元,而公司也没有增加支出。

但这里要注意,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所得为实物时,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企业为具备条件的雇员购买住房或者汽车时,产权凭证应当是雇员的名字,并商定雇员工作达到一定条件,该实物所有权完全归雇员所有。

2.企业提供假期旅游津贴。即由企业支付旅游费用,然后降低你的薪金。职工根据国家规定都可以享受法定休假,在此期间一切费用照付。如果你放弃取得这部分工资的权利,而要求企业为你提供休假旅游的费用,只要是财务制度所允许的,企业都会予以接受,这样对企业来讲,并没多支出,而对你来讲就是少收入高消费。

3.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由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若不能将其转化为现金,则不会视为工资收入,从而也就不必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样,企业通过提高职工福利,增加其物质满足,也可少纳所得税。

(1)企业提供免费膳食或者由企业直接支付搭伙管理费。企业提供的膳食餐具必须具有不可变现性,即不可转让,不能兑换现金。

(2)使用企业提供的家具及住宅设备。由企业向职工提供住宅或由企业支付租金时,由企业集体配备家具及住宅设备,然后收取低租金。

(3)企业提供办公用品和设施。某些职业的工作需要专用设备,如广告设计人员需要高档计算机等。如果由职工自己购买,则职工会提出加薪的要求,而加薪就要上税。此时由企业购买后配给职工使用,可避免纳税。

(4)由企业提供车辆供职工使用,该车辆不可以再租与他人使用。

(5)转售股票认购权。

(6)企业为职工子女成立教育基金,提供奖学金给职工子女。

(7)使用由企业缔结合约提供给职工的公用设施,如水、电、煤气、电话等。

总之,缴纳工资、薪金所得税的个人,其节税的主要方法是在保证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降低所得额,达到减轻税负之目的。对于企业来讲,要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职工收入支付方式,以帮助职工提高消费水平。一味地增加现金收入,从税收角度来考虑并不是完全可取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