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70 苹果版本:8.6.70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 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 查看政策>

2013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经济法》预习:物权法概述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2012/12/20 09:44:48 字体:

第四章 物权法律制度

知识点二、物权法概述

  (一)物权法的概念

  物权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平等保护、物权法定、物权公示

  1.平等保护原则

  物权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遵守相同的规定。

  2.物权法定原则

  (1)种类法定。当事人不得自由创设法律未规定的新物权,或约定改变现有法律规定的物权类型。

  【示例】《物权法》未规定不动产质权,就不得自行创设。

  (2)内容法定。当事人不得创设与法定物权内容不符的物权,也不得基于其合意创设与法定物权内容相悖的物权。

  【示例】法律规定动产质押必须移转占有,当事人不得设立不转移占有

  3.物权公示原则

  (1)目的

  ①物权的公示是物权人获得法律承认的过程,也是其物权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

  ②公示所提供的法律基础具有公信力。凡是因信赖登记所记载的权利而与权利人进行的交易,在法律上应当受到保护。

  (2)方法: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

  (3)效力:

  ①公示生效主义。如果欠缺相应的公示,则该法律行为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更不能发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示例】房屋买卖在变动时的公示方式是登记,故不经登记,房屋所有权不发生转移。

  ②公示对抗主义。虽未经登记或交付,但在当事人间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只不过此物权变动的效果不得对抗不特定的第三人。

  【示例】动产抵押采用对抗主义,签了抵押合同,即使不登记抵押权也产生,但是若该动产被第三人取得,抵押权人就不得追及

  (三)物权的保护

含义  在物权受到侵害的情况下,采用法律规定的各种方法恢复物权的圆满状态,维护物权人的利益,保障权利人的权利。 
途径  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 
物权请求权  1.返还原物的请求权——无权占有
2.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请求权——可能或已经妨害物权
3.恢复原状请求权——毁损
4.损害赔偿请求权——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京ICP证030467号-1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