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闻注册会计师是2005年的大学课堂上,因为我是经济学专业有会计课程,记得老师在课堂上介绍了注册会计师,当时在校大学生是可以报名参加考试的(通过学校的途径),六年过五科(没有战略,且没有综合阶段)。事后我去买了一本注会的教材,这是我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第一次相遇。

但与注会的相遇终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那么唯美浪漫。大学沉迷游戏导致未获取到本科毕业证,这使得我并不满足注会的报名条件。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的生活,深感没有学历迈向社会的艰辛。2011年我报考了电大的会计学专科(目前为国家开放大学),2011年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012年通过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当时学习劲头十足,但是学历的限制导致我很多考试无法报考,当时还顺带考了一个外贸会计证(目前已取消)。就这样2014年我专科毕业,当年也报名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第一年试水会计是38分。

2015年开始正式备考注会,每年2-3科的节奏,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在网校答疑板答疑了(网校的答疑板之前叫互助答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后来网校将互助答疑关闭转为后台答疑,使得答疑质量得到更大的保障),忙着工作答疑注会的进展并不顺利。2015年过的会计、2016年过的税法、2017年过的经济法、2018年过的审计、2019年过的最后两门财管和战略。6门课一共考了12次,也就是说每科都考了2次,典型的学渣。


除了备考注会外其他考试也同步进行,2016年通过了中级会计职称(1年)、2017年通过了税务师(2年)、2018年通过的中级审计师和自考本科、2019年过的资产评估师(2年)基本完成了自己前几年定的目标。

备考过程辛苦不辛苦,考过的都知道,除了个别基础好天赋高的学员之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备考辛酸史。在单位上班的时候,自己做题看视频,午休的时候跑到公司楼顶去背讲义,犯困了也坚持背诵。经常去大学自习室进行学习,只是为了复习更加高效。好几年没有国庆节出去玩,国庆假期把老婆孩子送回岳母家(同一个城市,30分钟车程)然后在家看书做题。今年临考前的10几天,每天都去自己的兼职办公室看书10小时左右……

一路走来,愈发觉得注册会计师考试智商和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勤奋和坚持。很多考生抱怨自己花时间了却没有通过考试,那要问自己一下时间花的是否足够多。这一点我的感受是非常直观的,去年财管和战略都是40几分,战略是考前20天左右背诵冲刺的。今年增加了复习时间,财管花了400小时、战略花了150小时,成绩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最后感谢一下正保会计网校,我自2012年遇到正保会计网校,在这里遇到爱情、友情。网校论坛的各位良师益友给与了我考试诸多指导,让我在这条路上得以不断前行。在这里也一并感谢一下我最喜欢的几位网校老师。

会计:高志谦老师。我是高老师的忠实粉丝,有人问我会计听谁课,必推高老师。

审计:陈楠老师。陈老师有事务所背景,理论结合实务审计不再是天书。

税法:杨军老师。杨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简洁干练,所以特别喜欢他的税法。

经济法:苏苏老师。苏苏老师虽然离开了网校,但是经济法讲的还是很棒的。

财务管理:贾国军老师。贾老师是财管行业大咖了,听老贾学财管,通过考试没问题。

战略:杭建平老师。特别喜欢杭老师的声音,非常独特,今年战略多亏了杭老师了!

网校其他老师也非常优秀,因为没怎么听过所以不做评价,可以站在这个平台上授课能力毋庸置疑。

谨以此贴为自己的注会专业阶段划上一个句号。明年即将来到,还要继续征战二级建造师(考了2年专业课老差一点)、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和房地产估价师。与各位考友共勉!


您的文章已经被收录,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