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68 苹果版本:8.6.68
开发者: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 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 查看政策>

对纳税筹划中的问题解析及措施建议

来源: 编辑:2005/08/22 17:03:41 字体:

  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权益管理方法,是企业经营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我国对纳税筹划的概念认识不统一,对纳税筹划的界限、中介收费、避税防范措施等没有明确规定;纳税筹划向操纵利润、避税演进不迭,直接影响和损害了国家税收,导致税收制度失去公平和社会腐败。因此,纳税筹划治理业已成为税收征管中值得研究的应有课题。

一、纳税筹划的产生

  1、税收差别政策为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能。税收不仅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为调节企业间由于客观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利益差异以及鼓励、扶持某些行业的发展,政府往往把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生产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不同纳税人、不同纳税期、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这样,对某一应税活动往往有多个纳税方案,不同的纳税方案,税负的轻重往往不同,这就给纳税人寻找降低纳税成本,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极大的机会和可能。

  2、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受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约束。为做到制度管理上的统一,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可能包括各种企业会计处理的全部规则,只能就一般性的会计规范做出规定,而将剩余的特殊会计政策留给企业自己解决,以使企业能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及时做出灵活反应。这给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

二、纳税筹划中呈现的突出问题

  1、纳税筹划向避税演进国家税收受损。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钻营避税,减少应纳税数额,变相减轻税负,不仅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而且破坏了税收政策的贯彻实施,使税收的宏观调控职能失灵。比如税法规定: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自开始获利的年度起,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所得税,三年所得税减半的优惠政策,并规定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逐年结转弥补,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为开始获利年度。一些外资企业利用这项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转移价格(有些外商常以撤资相威胁,不执行正常价格)等手段推迟获利年度,最终达到不缴或很少缴所得税,这又诱使内资企业产生避税的动机,甚至将限制性费用向非限制性费用转变来达到避税的目的,或仅仅为了获得政策优惠而去寻求外商合作。其结果都导致国家蒙受损失。

  2、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会计信息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依据,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依据。一些企业为了少缴税,往往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掩饰其经营业绩,比如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或者利用会计中的稳健性原则,高估费用和损失、多提准备、低估收入和所得来操纵利润,一方面连年亏损,一方面却不断追加投资扩大经营规模;一些企业为获得政府补贴或减少政府采取不利于企业的行为,而隐瞒其盈利,损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直接使国家统计数据失真,必将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

  3、干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破坏了公平竞争。科学的纳税筹划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但由于避税可以在政府整体税负不变的情况下,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份额逐渐向避税一方倾斜,从而导致一些企业不注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是通过投机取巧来获取较大利润;注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相对利益受损。比如,一些跨国公司利用转移价格高进低出,所得税率高的子公司大量亏损,所得税率低的子公司有高额利润。这不仅破坏了企业间的公平竞争,还会促使企业改变原有经营管理模式,扰乱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更难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

三、加强纳税筹划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健全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目前,我国采取许多税收优惠政策,不同的税率形成了企业避税的外在诱因;由于《税收征管法》存在疏漏又为纳税人避税提供了便利条件。如纳税人利用领取营业执照开始经营与税务登记之间的时间差,尽量推迟税务登记时间而获取税收利益。如纳税人利用自主定价权,故意压低价格将产品销售给关联方,或将母公司的管理费用进行不合理的分配,从而减少缴纳税收。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及其它税收优惠政策,缩小不同企业间税率的差距,以减少企业进行避税的外在诱因;同时修改完善《税收征管法》,加强税收征管来治理纳税筹划中的不合理现象。

  2、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构建一个科学而又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的“无法可依”现象是减少避税等负面效应的有效措施。会计准则的完善应参照国际惯例的趋势,尽量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使有关会计选择的规范更明确、具体。对一些主观判断较强的会计原则和政策的运用应规定相应的约束条件。当然,这并不是说会计准则应对各类具体业务在全国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间作出完全相同的规定,而是对不同行业共同业务做出统一的规定,对不同行业或不同规模企业特有的业务做出分类的规定,某一个企业只能适用于其中一类情况,做到既统一又灵活,发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激励约束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3、优化企业治理结构,遏制虚假会计信息。根据企业治理结构理论,股东会拥有出资者所有权,董事会拥有法人财产权,经理人员拥有法人代理权,监事会拥有出资者监督权。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非常大,所有者缺位和所有权虚化等原因,作为企业会计信息最大使用者国家,根据没有会计信息需求的内在动力,减弱了对企业的监控。因此应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员和监事会的职能,强化董事会和监事会监督作用。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向各利益相关方披露,对企业所选择的不合理会计政策,各利益相关方或监事会有权要求管理者做出解释或调整,发挥各利益相关方尤其是所有者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的规范作用,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使各利益相关者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4、加强外部监督预防纳税筹划向避税演进。纳税人开展纳税策划,常常要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同时,许多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也纷纷开辟有关纳税筹划的咨询和代理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企业的会计报告,税务师事务所在审计企业所得税汇算时,为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审计不严现象难免发生。因此,需要规范纳税筹划代理制度,加紧税务代理业务立法,增强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加大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执业风险,加强对企业的审计监督。此外,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税务干部素质,对加强税收征管,防止纳税筹划向避税演进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实务指南

本月报税倒计时

距11月报税开始还有

新政解读 纳税辅导
答疑精华 财经法规
直播课程 会计准则

免费试听

  • 多维协同构建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

    多维协同构建新时代财会监督体系免费听

  • 财税培训师特训认证计划

    财税培训师特训认证计划免费听

  •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免费听

限时免费资料

  • 每日新闻/问答

    财税周刊

  • 每周税讯速递

    每周税讯速递

  • 月度法规汇编

    月度法规汇编

  • 年度法规汇编

    年度法规汇编

  • 增值税汇编

    增值税汇编

  • 个税新规

    个税新规

扫码关注我们

扫码找组织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2000 - 2023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30467号京ICP证030467号-1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14号

正保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