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6.92 苹果版本:8.6.92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工业企业人工成本归集与分配方法,不允许你还不会!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yushaungsw 2020/06/19 11:10:13  字体:

工业企业人工成本的分配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点,运算也较麻烦,需要会计具备很强的耐心和细心,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人工成本归集与分配。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资、奖金、津贴、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五险一金   

(四)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五)非货币性福利

(六)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即辞退福利)

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人工费用核算的基础是健全有关工资计算的基础工作。

(一)考勤记录,是登记职工出勤、缺勤时间和情况的原始记录。

(二)产量和工时记录,是登记每一位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生产产品耗用工时数量的原始记录。

由于生产特点和管理的不同,产量和工时记录在不同行业、企业和车间或班组的具体格式、内容和登记程序也不尽相同,一般有工作通知单、工序进程单和产量通知单等。

工资费用的计算

工资制度一般包括计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 计时工资制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我国的企业一般采用月薪制。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完成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计时工资的计算 

应付月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〤日工资

应付月计时工资=实际出勤天数×日工资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月计薪天数=(365-104) ÷12=21.75天 

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6800元,12月事假2天,工资计算如下:

日工资=6800 ÷21.75=312.64

应付工资=6800-2 × 312.64=6174.72

计件工资的计算

应付计件工资=产量×计件单价

工资费用的汇总和分配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除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外,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收益对象,分别按以下情况处理:

(1)应由生产产品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

(2)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3)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该车间汇总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就可以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如果该车间生产多种产品,则需要将直接人工费用在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可以采用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进行分配。

人工费用分配

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本期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各种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该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

【案例分析】

工业企业人工成本归集与分配方法,不允许你还不会!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42-LED(直接人工)         81,527.80                    

——47-LED(直接人工)       112,022.12       

管理费用——职工薪酬                      52,985.32      

销售费用——职工薪酬                      12,915.58       

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12,915.58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养老保险         123,522.00                                  

——应付失业保险          6,176.40                                  

——应付医疗保险           61,761.00                                  

——应付工伤保险            1,852.80                                  

——应付生育保险             4,941.00                                  

——应付住房公积金         74,113.20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工业企业的财税知识,推荐学习工业企业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配置财税软件与纸质教材,两个月的完整业务,让你切实体验到工业会计账目,助你从小白到工业会计大牛。查看课程>>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